海南省11個自由貿易港重點產業園區設立了知識產權公共服務窗口,為園區企業融資發展、提升產品競爭力和企業品牌力賦能。
11個自貿港重點園區設立服務窗口、打造知識產權信息素養教育體系、“知小二”團隊上門服務……為助力自由貿易港高質量發展,近年來海南省多措并舉,大力提升知識產權公共服務效能。
海南省知識產權局深入貫徹落實《知識產權公共服務“十四五”規劃》《知識產權公共服務普惠工程實施方案(2023-2025 年)》以及國家知識產權局歷次知識產權公共服務工作會議精神,銳意進取、開拓創新,知識產權公共服務取得明顯成效。
重布局,加強公共服務體系建設
海口江東新區與海南師范大學(TISC)依托知識產權公共服務窗口,共建江東新區知識產權服務站,打造“知識產權入園惠企、專業化服務輸出、知識產權人才培養、知識產權人才供給”四位一體服務模式。
海南生態軟件園聯合園區運營商海南生態軟件園集團有限公司與北京集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海口分公司、北京匯智英財專利代理事務所海南分所、海口知鏈科技有限公司等第三方機構開展戰略合作,在園區企業服務超市設立知識產權服務工作站。
三亞市成立互聯網雙創中心知識產權公共服務窗口,為園區入駐項目和企業提供專利申請咨詢、商標布局規劃、高價值專利打造、成果轉移轉化、知識產權法律服務等全鏈條服務……
截至目前,海南省11個自由貿易港重點產業園區設立了知識產權公共服務窗口。這些窗口承擔著園區知識產權信息查詢、政策宣傳、業務咨詢等公共服務,為園區企業融資發展、提升產品競爭力和企業品牌力賦能。
近年來,海南省知識產權局持續擴大知識產權公共服務覆蓋面,統籌指導19個市縣知識產權管理部門和11個自由貿易港重點產業園區公共服務骨干節點布局,讓改革成果惠及更多創新創業主體。2023年,海口市、三亞市依托海口市知識產權保護中心、三亞市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引導和培育知識產權服務業集聚發展,建設地市級綜合性知識產權公共服務機構,推進知識產權服務機構的物理集聚和功能集聚,為園區企業和創新主體提供知識產權技術支持和本地化服務。目前,已集聚知識產權服務機構13家,地市級綜合性公共服務機構覆蓋率達50%。
強運用,推進知識產權信息傳播利用
知識產權信息的高效傳播和有效利用是服務創新發展、提升全社會創新效能的基礎支撐。海南省積極發揮國家知識產權信息公共服務網點、高校國家知識產權信息服務中心的作用,不斷提升知識產權信息傳播利用效能。
三亞崖州灣科技城每月定期收集整理種業知識產權相關數據并比對其他園區,為《建設三亞崖州灣科技城知識產權特區的若干扶持措施》《南繁種業十條》等政策制定提供數據支撐。三亞市知識產權保護中心持續圍繞重點產業開展專利導航項目,通過專利數據庫幫助創新主體進行檢索分析,制定專利申請與布局策略。2022年,海南大學完成“海南大學醫學相關專利分析”報告,對海南大學2022年以前的靶向醫藥、醫療器械、醫學圖像專利進行分析,為產學研協同創新提供信息服務。
同時,海南省知識產權局整合海南大學圖書館信息素養教育本科公選課和研究生教學團隊、法學院等機構的知識產權法律教學資源,并通過與海南大學科學技術發展院、三亞研究院建立的協作培訓機制,建立了一套線下與線上相結合、公共課與知識產權專業課相結合、高層次知識產權培訓與科普知識培訓相結合的“三結合”知識產權信息素養教育體系。2023年,其向校內外、省內外讀者約5000人次提供了知識產權信息素養教育。
三亞學院發揮學校金融實驗室和超算中心服務行業的作用,聚焦高科技應用領域積極開展對外知識產權公共服務,與中國科學院深海所、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研究院、海南省大數據管理局、吉利汽車研究院等十幾家單位建立合作研究關系。截至目前,“多位點著陸器與漫游者潛水器系統科學可視化研究”作為科技部重點研發計劃子項目已完成驗收結項。“自貿港進出島物流管控仿真系統”項目已完成研發并交付海南省大數據管理局使用。
優服務,為創新主體提供個性化服務
為滿足種業企業知識產權保護運營的需求,三亞崖州灣科技城管理局推出“知小二”服務團隊,面向園區高校、科研院所和企業提供上門服務。這一創新服務舉措成功入選2023年度第二批知識產權信息服務優秀案例。
“知小二”團隊主要采用“前端服務,后端支撐,交互促進”的模式,充分與園區高校、科研院所和企業對接,了解種業企業知識產權發展需求以及堵點難點問題。根據企業在不同階段的實際需求,“知小二”會選擇對應行業經驗的專業人員構成服務團隊,精準對接企業核心需求,進行“點對點”服務,針對創新主體的問題進行現場專業指導,并對實際需求給予事后持續幫扶,為種業知識產權創新主體紓困解難,助推南繁種業高質量發展。
此外,崖州灣“知小二”團隊也主動對創新主體開展種業知識產權最新政策宣講、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業務推廣,將知識產權服務精準輸送創新主體,進一步助力種業知識產權創新發展。
為了強化“集約化”服務能力,三亞、樂東、陵水、保亭市場監督管理局共同簽署《商標受理業務合作備忘錄》,推出“三亞經濟圈”跨市縣服務。市場主體可以在任一地方提交商標申請,實現商標受理業務跨區域服務,推動了四地商標業務便利化改革。
海口高新區建成知識產權服務業集聚區“一站式”服務大廳。按照省市區共建、資源整合的原則,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局海口代辦處和海南業務受理窗口整體搬遷至高新區,實現知識產權業務全流程集中辦理,專利、商標業務“一窗通辦”。
2023年,海口高新區經國家知識產權局確定為國家知識產權服務業高質量集聚發展試驗區。海口江東新區知識產權公共服務窗口與海南師范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技術與創新支持中心整合資源、深入合作,為江東新區創新主體提供知識產權咨詢234次,累計免費為20余家江東新區創新主體申請知識產權78件,收集可轉化成果信息19項,促進成果轉化6項,涉及合同金額87.7萬元。
一年來,通過實施知識產權公共服務普惠工程,海南省知識產權局不斷提升公共服務能力,全面打通知識產權全鏈條服務,促進了知識產權公共服務標準化、規范化、便利化建設,優化了營商環境,社會公眾和創新創業主體獲得感和滿意度顯著提升。(易敏 趙淑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