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 西
日前,廣西壯族自治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知識產權局)報送的案例《廣西壯族自治區完善海外知識產權風險防控體系》入選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第二批典型案例。
2022年以來,廣西市場監管局(知識產權局)結合廣西面向東盟、邊疆民族的區位特點,不斷強化多部門合作、深化多層次聯動、優化多方式服務,筑牢海外知識產權風險防控體系,為企業出海護航。
“三個強化”構筑海外知識產權風險防控網絡
強化頂層設計。先后出臺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綱要實施方案、“十四五”規劃、知識產權保護實施意見、推進知識產權強區建設若干措施等政策文件,部署海外知識產權風險防控網絡。
強化部門配合。多部門聯合共同強化出口企業知識產權保護,提供境外維權服務。
強化上下協同。統籌市縣、園區、協會、企業海外知識產權風險防控總中心、分中心、工作站和觀察企業四個層級工作體系,在4個園區、2個協會建設工作站,一體推進海外知識產權風險防控。
“三個深化”提升海外知識產權風險防控服務能力
深化政校聯動。支持廣西師范大學、廣西民族大學等高等院校加強RCEP(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東盟國家知識產權制度研究,承辦2023年東盟知識產權論壇等對外交流活動,搭建中國—東盟知識產權交流對話平臺。
深化政社聯動。指導知識產權學會、律師協會、行業協會加強涉外知識產權服務人才培養,建設涉外法律服務律師人才庫、海外知識產權維權援助專家庫和技術調查官庫,強化服務。
深化政園聯動。依托自由貿易試驗區、工業園區、境外產業園區等設立海外知識產權維權援助工作站點,發揮園區管理機構溝通橋梁作用,建立海外知識產權風險防控“入園惠企”快速通道。
“三個優化”提高企業海外知識產權風險防控水平
優化“面對面”形式。組織公益服務專家團隊深入園區、企業現場解決企業知識產權保護問題,打造了“一園區一講座”“一企業一排查”“現場‘把脈問診’”的知識產權公益服務模式。
優化“直通車”內容。緊盯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3.0版建設、抓住RCEP實施等機遇,針對新能源電動車、鋰電池和太陽能電池等新興產業以及竹木草工藝品、柳州螺螄粉等傳統產業開展海外知識產權風險防控策略講座,助力“外字號”進出口企業行穩致遠。
優化“強企護航”服務。針對龍頭企業面臨的海外商標被搶注、專利侵權等風險,以海外知識產權維權援助工作站為連接點,通過自治區、市兩級知識產權部門組織國內知識產權專家團隊實施“一企一策一團隊”服務。
除此之外,廣西市場監管局(知識產權局)完善海外知識產權風險防控體系,護航“桂企出海”工作取得顯著成效。2023年為112家外向型企業提供“一對一、訂單式”服務,解決企業海外知識產權保護問題84個,發布重點涉外展會知識產權風險預警及應對措施建議400余條,精準高效化解企業海外知識產權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