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是專利技術的需求方和應用方,面對高校和科研機構海量的專利存量,企業如何做好需求端的專利評價工作?《高校和科研機構存量專利盤活工作方案》(下稱《工作方案》)對該項工作予以說明。
問:高校和科研機構如何開展存量專利盤點?
答:高校和科研機構可以采取發明人自評、單位集中評價等方式,綜合考慮技術成熟度、應用場景、產業化前景等因素,篩選出市場需求潛力較大、經濟價值較高的專利,按照轉讓、許可、自行應用或產業化等不同方式,逐一標注轉化意愿,登記形成專利轉化資源庫。同時,對已實施專利的具體情況等信息進行標注。需要標注的具體信息項,高校和科研機構可以登錄國家專利導航綜合服務平臺(下稱綜合服務平臺)查看或下載。高校和科研機構在盤點篩選工作中,要有效發揮其內設科技成果管理部門、技術轉移轉化機構、高校知識產權信息服務中心的作用,充分借助知識產權公共服務機構以及市場化服務機構的力量,加快盤點工作進度,提高盤點工作質量。盤點進度方面,要求2024年6月底前,國家知識產權試點示范高校完成全部存量專利盤點入庫,其他高校和科研機構完成30%以上。2024年底前,全國高校和科研機構完成全部存量專利盤點入庫。
問:各地如何組織企業評價并反饋結果?
答:知識產權優勢示范企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高新技術企業、國有大型企業創新能力強、技術需求旺盛,是承接高校和科研機構專利并進行產業化的主力軍。由這些企業對專利轉化資源庫中的專利能否真正實現產業化進行評價,并反饋相關需求,既提升了評價的精準性和可信度,也有利于促成校企之間的溝通合作。在省級有關部門的組織下,各地知識產權優勢示范企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高新技術企業、國有企業等各類企業,對相關領域可轉化專利的產業化前景進行評估,并反饋技術改進需求和產學研合作意愿。企業在評價過程中通過了解專利、熟悉發明人,與高校或科研機構抓緊對接合作,加快專利技術落地轉化的進程。評估結果由企業直接在綜合服務平臺進行標注,或者由各省級知識產權局按照標準格式反饋至綜合服務平臺,對高校和科研機構篩選形成的專利轉化資源庫進行豐富完善,并向全國推送共享。
問:怎樣充分發揮專家庫的支持作用?
答:高校盤點、企業評價的過程中,對一些技術復雜的專利的產業化前景,如何作出科學的判斷,需要借助長期在一線工作的本領域專家。因此,綜合服務平臺按產業領域組建專家庫,供有需求的企業、高校進行選擇,充分發揮全國范圍內的專家資源的智力支持作用。各地相關企業在省級有關部門的組織下,在綜合服務平臺注冊并推薦各個領域的專家入庫,形成的專利評價專家庫向各地開放共享。2024年4月底前,專利評價專家庫建設完成。企業可以組織入庫專家對平臺推送的重點產業領域可轉化專利進行評估,評估結果由綜合服務平臺分發推送,支持各地豐富完善專利轉化資源庫。高校、科研機構和企業在專利產業化過程中,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和需求,從專家庫中選擇相關專家尋求技術指導和服務。(內容摘自《〈高校和科研機構存量專利盤活工作方案〉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