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形成便民利民的知識產權公共服務體系,讓創新成果更好惠及人民。9月14日,國家知識產權局舉行新聞發布會,新聞發言人梁心新介紹,國家知識產權局近日印發《知識產權公共服務普惠工程實施方案(2023—2025年)》(以下簡稱“實施方案”),希望通過建設覆蓋更廣、效能更高、服務更好、體驗更優的知識產權公共服務體系,實現政策更加普惠公平、服務更加普惠可及、數據更加普惠開放的目的,更好促進公共服務體系和保護體系、運用體系協同發力,助力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和創新環境。
近年來,國家知識產權局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著力加強知識產權公共服務頂層設計,不斷提升服務的均等化可及性水平,充分挖掘知識產權數據信息資源戰略價值。據國家知識產權局公共服務司司長王培章介紹,截至目前,我國已基本形成便民利民的知識產權公共服務體系,形成知識產權管理部門、高校、科研院所、社會化機構等多元參與的公共服務工作格局,開發了以國家知識產權公共服務網為依托的系列“好使管用”的公共服務工具和產品,全面開放專利、商標、地理標志、集成電路布圖設計等基礎數據,知識產權公共服務在推動創新發展和高質量發展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王培章表示,國家知識產權局近日印發“實施方案”,目的就是促進知識產權公共服務覆蓋更廣、效能更高、服務更好、體驗更優,讓想創新的人有公開便捷的路徑找到公共服務,讓能創新的人有公平均等的機會享受到公共服務的政策紅利。他指出,《實施方案》圍繞推動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將《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綱要(2021—2035年)》《“十四五”國家知識產權保護和運用規劃》的宏觀政策,《知識產權公共服務“十四五”規劃》的總體要求和五年任務,細化為具體實施舉措,明確了五方面重點工作內容。
一是推進服務主體更加多元。以更大力度動員社會力量參與知識產權公共服務體系建設,進一步擴大地市級綜合性公共服務機構覆蓋面,壯大服務隊伍,拓展技術與創新支持中心、高校國家知識產權信息服務中心等重要網點的服務領域,有序推進公共服務機構提質增量。
二是推進服務供給更加均等。積極推動知識產權公共服務標準化城市建設,進一步提升服務標準化規范化便利化水平。加快形成公共服務和市場化服務邊界清晰、協同發展的疊加效應。
三是推進服務領域更加多樣。全面梳理不同公共服務機構的資源優勢和服務能力,以及不同創新主體的創新能力和創新階段,探索建立供需匹配、分層服務的公共服務機制,力爭用有限的服務資源創造最大的服務效益。推動公共服務更好融入科技創新新型舉國體制,重點面向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新領域新業態、鄉村振興等領域,強化公共服務保障。
四是推進數字化支撐更加扎實。進一步提升知識產權公共服務數字化水平,加快構建全國一體化數字公共服務平臺,加大數據資源供給力度,豐富信息公共服務產品供給,支持市場化數據服務機構發展壯大。
五是推進服務人才更加專業。持續強化知識產權公共服務人才隊伍建設,建立健全人才培養和激勵機制,為推進公共服務普惠發展奠定人才基礎。(記者 孫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