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知識產權事業發展中心黨委書記、主任 劉路
日前,國家知識產權局印發《知識產權公共服務普惠工程實施方案(2023-2025年)》(以下簡稱《實施方案》),這是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知識產權重要論述的重要舉措,是全國知識產權系統深入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的生動實踐,是提升知識產權公共服務標準化規范化便利化水平的重要手段,必將對建設知識產權強國、服務支撐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
山東省知識產權事業發展中心將認真學習,抓好貫徹落實,結合主題教育的開展,建立完善全省知識產權公共服務體系,推動知識產權公共服務普惠工程實現政策普惠公平、服務普惠可及、數據普惠開放,促進創新成果更好惠及人民,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讓人民群眾切身感受到主題教育帶來的新變化、新成就。為落實好《實施方案》,結合黃河流域知識產權大數據中心的相關情況和單位職責,談幾點落實舉措和意見。
數字化是高質量發展的關鍵舉措
數字化是當今時代推動發展最為活躍、最具創新,乃至最具革命性的重要因素,發展速度之快、輻射范圍之廣、影響程度之深前所未有。當前,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以及區塊鏈等先進數字技術不斷更新迭代,已在知識產權相關行業快速滲透與普及,為實現均等化、數字化、智能化的知識產權公共服務提供了重要支撐。然而,全國知識產權公共服務產品趨同、服務資源分散、基礎設施信息化智能化水平不高等問題仍然存在,知識產權公共服務發展不平衡和不充分的矛盾依然突出。因此,進一步優化便民利民的知識產權數字化服務,促進知識產權公共服務普惠共享,已成為推動知識產權公共服務高質量發展的關鍵舉措。
數字化可有效提高知識產權公共服務效率和質量。通過數字化可以即時獲取并分析線上用戶的使用偏好及個性化服務需求,有針對性地優化公共服務資源配置和工作流程,從而進一步提高公共服務的效率和質量。
數字化能顯著增強知識產權公共服務普惠性和可及性。知識產權公共服務數字化必然伴隨著知識產權數據資源和服務資源的統籌整合、關聯共享,借助互聯網和現代信息技術優勢,將極大縮小區域之間、城鄉之間的公共服務水平差距,讓更多的人能夠享受到優質的知識產權服務,大幅提升知識產權公共服務的普惠性和可及性。
數字化可加速提升知識產權公共服務智能化和便利化。在未來,數字化將成為公共服務的創新源泉,以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以及區塊鏈等數字技術的更新迭代將促進知識產權公共服務業態轉型,加速知識產權公共服務產品的創新升級,不斷提升公共服務智能化、便利化水平,從而提高知識產權公共服務的整體水平。
互惠共享提升區域數字化運用能力
在國家知識產權局的大力支持指導下,在沿黃省份的密切配合下,山東成功建成黃河流域知識產權大數據中心,聚焦《實施方案》提出的重點任務,以數字化賦能知識產權公共服務,以互通共享推進區域知識產權數字化運用能力整體提升,取得明顯成效。
山東主動融入全國一體化知識產權數字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實施方案》提出,要扎實推進國家知識產權保護信息平臺項目建設。積極推動國家知識產權大數據中心和公共服務平臺立項工作,協調推進各地聚焦差異化、特色化、集約化建設,實現各級知識產權公共服務平臺互聯互通、功能互補、資源共享。目前,山東黃河流域知識產權大數據中心秉持“開放共享、互聯互通”的建設理念,已初步整合集成專利、商標、地理標志、集成電路等知識產權相關服務20余項,作為“地方特色服務”納入國家知識產權公共服務網的推廣范圍。隨著全國一體化知識產權數字公共服務平臺不斷完善,將逐步實現國家知識產權公共服務平臺和地方知識產權公共服務平臺間的互聯互通、數據信息資源關聯共享,更好構建全國“一盤棋”格局。
加強知識產權專題數據庫建設。為進一步建設高水平的知識產權專題數據庫,《實施方案》提出,一方面,要推進國家重點產業專利信息服務平臺整合升級,圍繞大數據、人工智能、基因技術等新領域新業態以及重點產業和關鍵技術領域,建設一批知識產權專題數據庫。另一方面,建立全國知識產權專題數據庫統籌協調和互聯共享機制,鼓勵支持地方圍繞區域重點產業,建設特色化、差異化專題數據庫。黃河流域知識產權大數據中心自去年底上線以來,已圍繞數字經濟核心產業、綠色低碳產業等重點產業形成了多個專利專題數據庫,下一步,將依托專利導航工作開展,主動服務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實施,形成更多特色化、差異化的專題數據庫及專利導航成果庫,為企業創新、產業升級和政府決策提供數據支撐。
加大知識產權數據資源供給力度。為強化知識產權數據資源供給,《實施方案》提出了一系列措施完善知識產權基礎數據資源管理和服務規范。一是增加開放共享數據種類。健全知識產權數據資源名錄,完善分級分類管理機制,加大知識產權基礎數據開放力度。二是暢通數據資源供需對接渠道。建立知識產權數據清單式供給模式,降低數據獲取成本,并以數據接口方式向更多電商平臺開放專利權評價報告查詢。三是提高數據供給質量。建立知識產權數據需求和意見反饋機制,不斷提升數據質量和標準化程度。四是維護知識產權數據安全。統籌兼顧好知識產權數據安全與發展的關系,提升知識產權數據安全治理水平。
知識產權公共服務發展的基礎依托于數據資源供給質量和水平的提升。黃河流域知識產權大數據中心在國家知識產權局的大力支持下,已匯聚專利、商標、地理標志等知識產權數據資源2億余條,并按照山東省數據資源管理的相關規范,編制完成“全國地理標志數據資源”“黃河流域知識產權服務網點信息”等資源目錄,將相關數據資源納入數據共享范圍。隨著標準化知識產權數據質量的不斷提高,黃河流域知識產權大數據中心將逐步實現跨領域、跨行業、跨層級的智能化分析和運用,從而催生更多知識產權公共服務產品。
豐富知識產權信息公共服務產品。《實施方案》針對知識產權信息公共服務產品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加強信息公共服務產品場景式推廣、篩選各地“好使管用”的信息公共服務產品等,旨在提升創新主體對知識產權信息的利用意識和能力。提出要優化專利、商標業務辦理系統、豐富完善權利人知識產權在線管理功能等措施,以便更好地滿足創新主體的需求。同時,還鼓勵各地依托地方知識產權公共服務平臺,推動知識產權數據與經濟、科技、金融等數據融合應用,不斷拓展知識產權信息應用場景。
數據的價值在于應用,在加大知識產權數據資源供給力度的基礎上,要著重圍繞應用場景,開發多元化、特色化知識產權信息公共服務產品。黃河流域知識產權大數據中心聚焦數據監控、智能檢索、運營交易、賦能創新等服務功能,開發完成知識產權檢索及分析系統、專利申請預評估系統、知識產權數據監控系統等知識產權系統平臺,積極推動先進數字技術在黃河流域知識產權大數據中心系統升級迭代中的探索應用,不斷提升數據賦能知識產權公共服務發展成效。
積極支持知識產權數據服務機構發展壯大。為支持知識產權數據服務機構發展壯大,《實施方案》提出,一是加強知識產權數據基礎理論和應用場景研究,面向具備數據加工處理及分析利用能力的數據服務機構,加大知識產權標準化數據配置力度。二是鼓勵各地對知識產權數據服務機構在資金等政策方面給予相應扶持,支持建設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世界一流專利商標數據庫。下一步,山東省將聚焦知識產權公共服務應用場景,以黃河流域知識產權大數據中心優化升級為牽引,爭取政策資金支持,引導數據服務機構開發多元化、特色化服務產品,從而整體提升區域內知識產權服務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