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國自主創新能力不斷加強,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
知識產權制度是激勵創新的基本保障。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提高知識產權審查質量和審查效率。專利商標審查工作作為獲權的基礎和保護的源頭,在知識產權強國建設進程中作用愈加顯著。十年來,我國不斷壓減專利商標審查周期,提高知識產權審查質量效率,審查模式不斷創新,審查標準動態完善,知識產權申請更加便利,讓人民群眾有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
審查效率顯著提高
高價值發明專利審查周期壓減至13.3個月,發明專利平均審查周期壓減至18.5個月,商標注冊平均審查周期穩定在4個月,一般情形商標注冊周期壓縮到了7個月……這是2021年我國知識產權審查提質增效交出的“成績單”。
這些年來,國家知識產權局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提高知識產權審查質量和審查效率的重要指示,不折不扣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著眼服務國家改革發展大局,堅持自我加壓、加大改革力度、創新改革舉措,推動我國知識產權審查質量和效率持續提升,得到了申請人、權利人和創新主體的充分肯定。在專利審查方面,通過進一步完善審查標準,不斷優化審查模式,持續推進專利審查工作理念更新、技術革新、工作創新,不斷提高審查質量和審查效率;在商標審查方面,聚焦主責主業,深化審簽機制改革,持續推進商標審查提質增效。
在一次專利審查與代理機構交流座談會上,機構代表對我國專利審查工作給出高度評價:“國家知識產權局近年來在專利審查提質增效方面取得了顯著成績,稱得上‘審查效率處于世界第一梯隊’的評價。”這一贊譽正是業界對我國知識產權審查提質增效工作的認可。
近年來,國家知識產權局建立以國家需求和用戶滿意為導向的專利審查管理機制,向管理要效益;優化審查資源配置,積極探索工作組審查等新模式,向創新要動力;加快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應用,向技術要效率;抓好專利申請源頭控制,嚴厲打擊非正常專利申請行為,強化綜合治理。
為踐行知識產權領域“放管服”改革的承諾,國家知識產權局制定實施《一般情形商標注冊周期壓減工作方案》,統籌安排各環節工作要點、程序標準、操作規范和時限要求。
目前,高價值發明專利審查周期和商標注冊平均審查周期已提前完成國務院提出的五年改革目標任務。到今年底,國家知識產權局將確保完成發明專利審查周期的壓減目標任務,為持續營造良好創新環境和營商環境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撐。
審查質量持續提升
“近幾年,隨著國家知識產權局各項知識產權提質增效政策的落地,作為創新主體,能夠較為明顯地感受到專利審查質量在不斷提升,專利審查周期在快速壓減,專利審查效率在顯著提升?!痹谝淮螌@麑彶榕c創新主體交流會上,一家通訊領域企業代表的發言引得在場眾人頻頻點頭。另一位在歐洲工作多年的專利律師則直言,中國近年來專利審查質量和審查效率的提升使人驚喜,中外企業享受到了多樣化的便捷服務,受益匪淺。
誠如很多創新主體感受到的,這十年來,我國知識產權事業蓬勃發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國家知識產權局嚴把專利、商標審查授權關,以高質量審查促進高質量創造、高水平保護和高效益運用。
在借鑒、傳承并不斷開拓創新發展的歷程中,國家知識產權局創立了一套將現代管理理念和專利審查工作特點有機融合的、科學的審查質量管理體系,加強知識產權源頭保護,持續提高審查質量。在專利審查方面,通過建立完善局、部、處三級審查質量保障體系和審查業務指導體系,以及涵蓋全審查流程、各業務類型的質量管理評價機制,提升授權確權質量。在商標審查方面,2021年,實施“精準改革年”活動,完成商標審簽機制改革,商標審查工作進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
通過以上舉措,我國專利商標審查質量持續提高,2021年,專利審查質量用戶滿意度指數達85.7,連續12年保持在滿意區間,并且實現了穩中有升。商標審查質量穩步提升,2021年商標注冊審查抽檢平均合格率達97.6%。
審查能力不斷強化
“生鐵百煉方成鋼”。這些年來,國家知識產權局近2萬名專利商標審查員踔厲奮發、篤行不怠,充分發揮提質增效主力軍作用,以匠心鑄審查。
一組數據側面展現了專利商標審查員的工作量——
在專利審查方面,“十三五”時期,共審結發明專利申請437.3萬件、實用新型專利申請884.7萬件、外觀設計專利申請327.5萬件,分別是“十二五”時期的2.2倍、2.4倍、1.2倍,完成PCT國際專利檢索26萬件,是“十二五”時期的2.4倍。
在商標審查方面,2021年首次實現年度商標注冊審查量超1000萬件,2200多名商標審查員勠力同心,2021年共完成商標審查審理超1400萬件。其中商標注冊申請實質審查達1056.82萬件,同比增長20.31%。
專利商標審查工作作為獲權的基礎和保護的源頭,在激勵高水平創造、促進高效益運用中發揮著雙向傳導作用。在國家知識產權局提質增效金質獎章獲得者劉永喆看來,審查員不但要低頭深耕審查的具體工作,還應抬頭仰望知識產權保護的社會意義。從深入企業調研,到把握高價值專利的審查標準,再到領悟知識產權保護工作對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意義,都讓廣大審查員的眼界更為開闊,職業信念更加堅定。
“隨著我國知識產權審查綜合能力的不斷提高,我國廣大企事業單位及專利、商標代理機構也由此獲益多多。一方面,在國家知識產權局系統內相繼孕育出了一批優秀的資深專利、商標審查員;另一方面,在知識產權中介機構和企事業單位內,乃至在全社會都帶動和培養出了一大批專利、商標方面的明白人和熱心人。”上海大學知識產權學院名譽院長、教授陶鑫良坦言,審查員的成長有效促進了我國發明創造與科技創新的持續進步,激發了我國技術市場拓展和知識產權運用,推動了產業轉型升級,這對于推動我國知識產權事業發展來說更具現實意義。
智能化水平快速升級
實現優質高效的知識產權審查,離不開信息化、智能化技術的加持。經過多年發展,目前,國家知識產權局已成為世界上專利文獻資源收藏最為豐富的知識產權機構之一。
目前,專利審查和檢索系統智能化升級項目正在緊鑼密鼓地推進中。于2021年3月上線的智能化檢索系統,使用了新技術、完善了新功能、擴充了新數據,大大提升了檢索效率和使用體驗,迅速成為審查工作提質增效的“好助手”。今年7月,智能化專利檢索及分析系統正式運行,面向社會公眾用戶提供優質的專利檢索、專利分析和數據下載等服務。新系統收錄了105個國家與地區的專利數據資料,提供了11種檢索分析方式,有效提升社會公眾專利檢索分析便利化水平。
同時,我國商標注冊和管理系統智能化水平也在顯著提升,商標業務電子申請比例大幅提高,商標從申請到發證實現全程電子化。2018年12月,國家知識產局商標局上線運行商標數據開放系統,向社會公開現有商標全部存量數據,進一步提高商標審查的透明度和商標公共服務水平,為商標注冊便利化改革強化技術支撐和智能水平。
十年成就使人振奮,十年經驗給人啟迪。知識產權審查全面提質增效,為我國從知識產權引進大國向知識產權創造大國轉變、知識產權工作從追求數量向提高質量轉變匯聚奮進的力量。(記者 陳婕)
十年述評:
決勝審查提質增效攻堅戰
知識產權制度是激勵自主創新能力的重要制度和基礎保障,高效率、高質量的知識產權審查是嚴格知識產權保護的基石,對于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至關重要。對于創新主體而言,知識產權審查政策越完善,創新者越能從中受益,越能促進創新發展。
審查周期是創新主體獲得專利權、商標權最直觀的參考指標,一直被社會各界所關注。隨著科學技術快速進步,新業態新領域技術迭代更加迅速,創新主體對于壓縮專利審查周期、快速獲得確權的呼聲越來越高。在這個技術發展日新月異的時代,科學合理的審查周期,是創新主體獲得知識產權保護的時間保障。
審查質量是知識產權審查的生命線。站位新時代,國家經濟工作重心已經轉移到高質量發展上來,知識產權工作也要圍繞高質量發展這一主線開展。在知識產權工作從追求數量向提高質量轉變的背景下,高質量的專利商標審查,正是創新主體參與市場競爭、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品質保障。
創新所需,即審查所為。十年來,國家知識產權局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提高知識產權審查質量和審查效率的重要指示,不折不扣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推動審查提質增效取得重大進展。審批能力大幅提升,審查質量效率進一步提高,審查模式不斷創新,審查標準動態完善,知識產權申請更加便利……這一系列成就的取得,使知識產權的制度優勢更加凸顯,知識產權越發成為市場主體創新發展路上的“開山斧”“點金石”,有利于創新主體快速獲得權利穩定可靠的知識產權,促進創新成果變成實實在在的產業收益,惠及社會,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2022年是黨的二十大召開之年,是實現“十四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之年,也是全面完成審查提質增效五年目標任務的決勝之年。藍圖已經繪就,奮斗正當其時。我們唯有踔厲奮發、篤行不怠,對照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綱要和“十四五”規劃確定的路線圖、時間表、任務書,蹄疾步穩抓落實,擼起袖子加油干,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推進知識產權審查質效進一步提升,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曉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