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發布的《中國區域創新能力評價報告2021》顯示,安徽省2021年度區域創新能力排名第8,連續10年位居全國第一方陣。安徽作為區域創新能力較突出的省份,知識產權工作整體效能、知識產權綜合發展水平、區域創新能力不斷提升。今年3月,全省有效發明專利突破10萬件,10月底,全省有效注冊商標超過100萬件。
面向“十四五”,安徽如何貫徹落實《“十四五”國家知識產權保護和運用規劃》(下稱《規劃》),以全面建設知識產權強省書寫現代化美好安徽新篇章?近日,本報記者專訪了安徽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局長韓永生。
記者:《規劃》對未來五年知識產權工作進行了全面部署,您認為其對安徽推進知識產權各項工作有何指導意義?
韓永生:國務院印發實施《規劃》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知識產權工作重要指示和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的重大舉措,具有重要的政治意義、戰略意義、時代意義、實踐意義和國際意義,為我省知識產權強省建設提供了工作指引和根本遵循。安徽省委、省政府對《規劃》高度重視,多場次、多層面在全省組織學習和宣貫活動;《安徽省“十四五”知識產權發展規劃》即將印發實施。未來五年,我省將以《規劃》為藍圖,以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打通知識產權全鏈條保護為主線,全面推進知識產權強省建設。
記者:當前,安徽的區域創新能力穩居全國第一方陣,知識產權工作在其中的作用不可或缺。安徽積累了哪些工作經驗?
韓永生:近年來,我們主要從“五個維度”助力安徽創新發展。
提升創造高度。圍繞安徽省十大新型產業實施高價值專利培育工程。圍繞新興產業基地、產業園區等加快布局一批專利導航服務基地。開展安徽省專利獎評選、建立發明專利流失預警通報機制、建設一批專利專題數據庫,提升高價值專利產出能力。
延伸運用廣度。會同省財政廳印發《安徽省“實施專利轉化專項計劃 助力中小企業創新發展”實施方案(2021—2023)》。開展知識產權證券化試點,總規模為10億元的安徽首單知識產權證券化產品正式發行,首期10家企業87件授權專利共融資1.5億元。全省地理標志產品年產值達1010.85億元,帶動377.9萬人就業。
加大保護力度。省委、省政府批準在全國率先出臺《知識產權保護工作檢查考核辦法》,落實知識產權保護屬地責任;出臺《安徽省知識產權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實施辦法》,就知識產權領域涉嫌刑事犯罪案件移送程序作出規定。大力推進以信用為基礎的分級分類監管試點工作,在省市兩級全面推進知識產權行政裁決試點工作。16個設區市實現知識產權維權援助分中心全覆蓋,在縣區和重點企業創新設立維權援助工作站,不斷完善知識產權保護體系。選取6個市開展侵權糾紛技術檢驗鑒定支撐體系建設試點,不斷構建大保護格局。
增強管理精度。規范代理機構,嚴厲查處無資質專利代理、發布虛假廣告招攬專利代理業務等行為。發布《知識產權領域代理機構信用分級監管規范》安徽省地方標準。完成《安徽省專利密集型產業統計與分析研究》《安徽省海外知識產權情況調查及預警機制研究項目》等課題。
拓展服務寬度。深化知識產權領域“放管服”改革,構建便民利民的知識產權服務體系,全省商標窗口達到14個,電子申請率達99.5%。出臺省知識產權信息公共服務網點建設管理辦法。建設安徽省知識產權信息公共服務平臺、“新一代”專利檢索分析平臺。
記者:“十四五”時期,安徽省將進一步推進哪些重點工作,貫徹落實《規劃》部署要求,為建設現代化美好安徽提供有力支撐?
韓永生:面向“十四五”,我省將按照習近平總書記“保護知識產權就是保護創新”的要求,加快健全完善知識產權保護體系、運營體系和公共服務體系,推動知識產權與科技、經濟、文化、社會等各方面的深度融合發展,為打造“三地一區”,建設經濟強、格局新、環境優、活力足、百姓富的現代化美好安徽提供堅實的保障。
加強知識產權工作統籌謀劃。圍繞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綱要和《規劃》目標任務,編制實施知識產權強省、強市建設綱要和省、市兩級“十四五”知識產權運用和發展規劃。積極整合公安、法院、商務、科技、海關等各方資源,加強各部門、各層級間工作協同和制度銜接,加快構建知識產權立體保護網絡,推動長三角及更大區域知識產權一體化保護。
完善知識產權保護制度和體系。抓緊修訂安徽省專利條例,健全著作權登記制度,建立知識產權侵權懲罰性賠償制度,重拳整治多發易發、反映強烈的假冒侵權重點領域和區域。深化知識產權民事、刑事、行政案件“三合一”審判機制改革,健全公正高效、權界清晰、系統完備的司法保護體制。積極探索新興領域和特定領域知識產權規則。加快在安徽省建設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和快速維權中心。
強化知識產權運用服務能力建設。大力實施專利質量提升工程,開展核心技術專利布局。創新知識產權運用體制機制,改革國有知識產權歸屬和權益分配機制,擴大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和保險規模,推廣知識產權證券化等創新業務。推進知識產權“一件事”集成改革,推動各地建設特色知識產權公共服務平臺,圍繞我省戰略性新興產業和主導產業建設知識產權專題數據庫,提升服務創新主體的能力和水平。
加強知識產權合作交流。深度融入長三角知識產權一體化發展,認真落實滬蘇浙皖知識產權合作協議,共同建設長三角知識產權轉化運用示范區和知識產權交易服務平臺。精心打造世界制造業大會知識產權運營保護論壇,使其成為安徽在全球知識產權交流中的一張亮麗名片。支持企業進行國際專利申請、商標國際注冊、參與國際標準制定,強化海外知識產權維權援助,有效維護產業利益。依法管理涉及國家安全的知識產權對外轉讓行為,加強專利流失預警檢索,維護國家安全。(知識產權報 記者 吳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