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以下簡稱條例)要求,國家知識產權局編制本報告。報告中所列數據的統計期限為2020年1月1日至12月31日。
一、總體情況
2020年,國家知識產權局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政務公開工作的決策部署,準確執行新修訂的政府信息公開條例,聚焦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著眼深化知識產權系統“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以公開促落實、促規范、促服務,為實現全年目標任務提供了有力支撐。
(一)主動公開政府信息情況
做好重點工作信息公開。圍繞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等重點工作,積極做好專利糾紛行政調解辦案指南、查處假冒專利行為和辦理專利標識標注不規范案件指南、專利行政保護復議與應訴指引、商標侵權判斷標準等政策性文件的解讀工作。專利法及其實施細則、專利審查指南、商標代理管理辦法、商標注冊檔案管理辦法、官方標志保護辦法等出臺、修改前,均在政府網站公開征求意見,先后在多地召開9場座談會,廣泛聽取各方意見,收到意見建議共1960條。印發《國家知識產權局關于深化知識產權領域“放管服”改革 營造良好營商環境的實施意見》,提出16個方面78條改革舉措,確保知識產權領域“放管服”改革在更大范圍、更深程度上惠及市場主體和社會公眾。
加強知識產權信息發布。全年共主辦或參與舉辦新聞發布活動10場,邀請40家中外媒體參加,及時回應社會公眾關注的熱點焦點問題。圍繞代理“藍天”專項整治行動、商標注冊便利化改革等社會公眾關心的問題及時發布權威信息。面向食品行業、中醫藥行業、化妝品行業及成渝地區創新創業主體,開展4次商標注冊便利化改革集中宣講活動,惠及線上線下公眾100余萬人次。
做好涉及疫情的知識產權信息公開。及時發布專利申請、商標注冊、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等便利化措施和《市場監管總局 國家藥監局 國家知識產權局支持復工復產十條》《關于大力促進知識產權運用 支持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通知》等助力疫情防控重要工作舉措。對輿情及時回應處置。
提高政務服務透明度便利度。網上公開專利權評價報告,完成專利證書電子化,推廣專利證書自取服務,增加專利收費支付方式,推進專利票據電子化,探索專利優先審查全程電子化受理,修訂無效宣告請求加急受理辦法。定期更新《類似商品和服務區分表》以外可接受商品和服務項目名稱,上線商標網上注冊申請非標準項目申報功能,實現商標注冊申請全面電子化;開發馬德里商標國際注冊后續9項業務網上申請,放開商標駁回復審業務網上申請,推進商標異議、復審、撤銷的電子化,上線商標異議、無效宣告和撤銷業務在線申請功能,全文公開異議決定書。整合對外咨詢服務熱線,完成業務咨詢206.5萬件,座席15秒接通率95.49%,客戶服務滿意度達95%以上。知識產權公共服務網訪問量81萬人次。專利文獻服務欄目更新信息191條,閱讀量30.5萬人次,舉辦網絡公益講座70期,國內外近8萬人次收看。
公開知識產權重要統計數據。及時發布審查注冊登記統計月報、知識產權統計年報、知識產權統計簡報、中國專利調查報告、省市縣商標主要統計數據、馬德里商標國際注冊申請量統計數據、商標評審案件審理情況月報、商標評審典型案例評析等統計數據。全年發布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外觀設計公報共306期、商標公告48期、地理標志和官方標志公告32期、集成電路設計布圖管理公告103期。
(二)依申請公開情況
全年共接收依申請公開393件,較2019年增長26%。按接收方式統計,信函提交18件,網絡平臺提交375件。按申請對象統計,自然人332件,商業企業59件,法律服務機構1件,其他機構1件。
全年共辦結依申請公開397件(其中上年結轉11件,當年386件),辦理結果予以公開70件、部分公開23件、不予公開12件、無法提供32件、不予處理254件、其他處理6件。結轉下年度繼續辦理7件。
(三)加強政府信息管理
政府網站發布信息總量9435條。主動公開政府信息740條,其中政策法規9條、組織機構21條、綜合政務28條、戰略規劃5條、知識產權保護18條、知識產權運用促進25條、財政管理3條、知識產權公共服務9條、建議提案辦理29條、招考招聘84條、專利管理310條、商標管理52條、地理標志和官方標志管理36條、集成電路布圖設計管理111條。
強化政府信息公開的審批把關,將審查程序與公文運轉和信息發布程序相結合。建立OA公文系統發文公開屬性定期通報機制,提升政策性文件的主動公開比例。
(四)注重公開平臺建設
9月30日,改版后的政府網站上線運行,新網站突出服務功能,合理設置欄目,系統安全穩定。按照《關于規范政府信息公開平臺有關事項的通知》要求,改版后的政府信息公開平臺同步上線運行。
(五)強化監督保障
召開局政府信息與政務公開領導小組會議,傳達學習全國政務公開領導小組第三次會議精神,審議局2020年政務公開工作要點,總結部署工作,提出工作要求。利用發文屬性認定、依申請公開辦理等時機開展業務指導培訓,對100名新錄用人員開展政府信息公開培訓。
二、主動公開政府信息情況
第二十條第(一)項 | ||||
信息內容 | 本年新 | 本年新 | 對外公開總數量 | |
規章 | \ | \ | 46 | |
規范性文件 | 9 | 9 | 54 | |
第二十條第(五)項 | ||||
信息內容 | 上一年項目數量 | 本年增/減 | 處理決定數量 | |
行政許可: 1.專利代理師資格認定5507件 2.專利代理機構執業許可審批2206件 3.向外國申請專利保密審查230958件 | 3 | \ | 238671 | |
其他對外管理服務事項: 1.發明專利授權530000件 2.實用新型專利授權2377000件 3.外觀設計專利授權732000件 4.專利復審審結案件48000件 5.專利復審無效案件7000件 6.商標注冊5761000件 7.商標評審案件 358000件 8.商標異議案件149000件 9.批準保護地理標志產品6件 10.集成電路布圖設計發證11727件 | 10 | \ | 9973733 | |
第二十條第(六)項 | ||||
信息內容 | 上一年項目數量 | 本年增/減 | 處理決定數量 | |
行政處罰 | 1 | \ | 1 | |
行政強制 | \ | \ | \ | |
第二十條第(八)項 | ||||
信息內容 | 上一年項目數量 | 本年增/減 | ||
行政事業性收費(專利代理人資格考試考務費、專利收費、集成電路布圖設計保護收費、商標注冊收費) | 4 | \ | ||
第二十條第(九)項 | ||||
信息內容 | 采購項目數量 | 采購總金額(萬元) | ||
政府集中采購 | 261 | 18894.26 |
三、收到和處理政府信息公開申請情況
(本列數據的勾稽關系為:第一項加第二項之和,等于第三項加第四項之和) | 申請人情況 | ||||||||
自然人 | 法人或其他組織 | 總計 | |||||||
商業企業 | 科研機構 | 社會公益組織 | 法律服務機構 | 其他 | |||||
一、本年新收政府信息公開申請數量 | 332 | 59 | 1 | 1 | 393 | ||||
二、上年結轉政府信息公開申請數量 | 11 | 11 | |||||||
三、本年度辦理結果 | (一)予以公開 | 68 | 1 | 1 | 70 | ||||
(二)部分公開(區分處理的,只計這一情形,不計其他情形) | 8 | 15 | 23 | ||||||
(三)不予公開 | 1.屬于國家秘密 | ||||||||
2.其他法律行政法規禁止公開 | |||||||||
3.危及“三安全一穩定” | |||||||||
4.保護第三方合法權益 | |||||||||
5.屬于三類內部事務信息 | 2 | 2 | |||||||
6.屬于四類過程性信息 | 2 | 2 | |||||||
7.屬于行政執法案卷 | 1 | 1 | |||||||
8.屬于行政查詢事項 | 6 | 1 | 7 | ||||||
(四)無法提供 | 1.本機關不掌握相關政府信息 | 21 | 3 | 24 | |||||
2.沒有現成信息需要另行制作 | 8 | 8 | |||||||
3.補正后申請內容仍不明確 | |||||||||
(五)不予處理 | 1.信訪舉報投訴類申請 | 72 | 29 | 101 | |||||
2.重復申請 | 4 | 4 | 8 | ||||||
3.要求提供公開出版物 | |||||||||
4.無正當理由大量反復申請 | 142 | 2 | 144 | ||||||
5.要求行政機關確認或重新出具已獲取信息 | 1 | 1 | |||||||
(六)其他處理 | 4 | 2 | 6 | ||||||
(七)總計 | 337 | 58 | 1 | 1 | 397 | ||||
四、結轉下年度繼續辦理 | 7 | 7 |
四、政府信息公開行政復議、行政訴訟情況
行政復議 | 行政訴訟 | |||||||||||||
結果維持 | 結果糾正 | 其他結果 | 尚未審結 | 總計 | 未經復議直接起訴 | 復議后起訴 | ||||||||
結果維持 | 結果糾正 | 其他結果 | 尚未審結 | 總計 | 結果維持 | 結果糾正 | 其他結果 | 尚未審結 | 總計 | |||||
4 | 4 | 0 | 0 |
五、存在的主要問題及改進情況
針對國務院辦公廳年度政務公開評估指出的問題,在政府網站增設了行政處罰和行政強制公開、行政事業性收費公開、政府集中采購公開等3個欄目,并充實相關信息;針對依申請公開答復不規范問題,參照《政府信息公開申請辦理答復規范》,全面規范答復書格式、內容。
2021年,我局將貫徹落實條例以及國務院辦公廳政務公開工作要點精神,加強組織領導,明確任務公工,健全工作機制,完善制度措施,強化隊伍建設,提高履職能力,管好用好平臺,提升公開水平,加強組織監督,抓好工作落實,確保政府信息公開工作水平穩步提升。
六、其他需要報告的事項
無。